天同开放日·北大法学院专场参观人员招募通知

  天同开放日一直是天同律师事务所的品牌活动。此次天同律师事务所与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会携手举办“天同开放日·北大法学院专场”活动,将为天同律师事务所和法学院同学们搭建一个融洽、深度的交流平台。走进天同律师事务所,必将为同学们的法律实务发展带来更大收获。
  
参观时间:5月14日上午9:00——12:00

参观地点:天同律师事务所(北京市东城区南沿河大街南湾子10号)

参观行程:
09:00-10:00 参观天同律师事务所
10:00-10:40 合伙人: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诉讼律师
10:40-11:00 茶歇·交流·合影
11:00-12:00 人力资源主管:如何加入天同大家庭

报名方式:点击报名链接 http://www.mikecrm.com/f.php?t=ADwq16,提交个人信息(人数有限,收到确认短信方为报名成功)

天同律师事务所背景介绍

  天同律师事务所建立于2002年,以诉讼为主要业务。其创始合伙人蒋勇,曾长期供职于最高人民法院,具有近20年的法律从业经验。也可能正是由于这样的工作经历,天同擅长处理最高法院及高级法院的二审和再审民商事案件,并且有着极高的胜诉率,是在最高法院及高级法院代理案件数量最多、胜诉率最高的律师事务所之一。2014年,天同蝉联ALB“2014年度诉讼律师事务所”大奖,再次证明其实力不容小觑。
  这样一家律所,其团队其实只有21人,其中的诉讼律师仅有12人,与很多著名律所动辄上百个合伙人的规模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但就其收入而言,在北京1600多家律所中,天同律所的人均收入排列北京市前十名,是全行业平均水平的十倍以上。“不求最大,但求最精、最专”是天同一直秉承的执业理念,也正因为如此,其专业精品化律师事务所的发展模式日渐受到追捧,几乎每天都有同行要求进行参观学习,为此天同律所将每月的第二个星期五作为同行参观学习的开放日。
  在天同律师事务所会议室的一面墙上,挂满了上百个小型银色盾型标牌,记录着天同曾经代理的案件,上面显示的案件涉案标的额大多都是几千万元,有的甚至高达几亿。百余起金融债权纠纷案件、不良资产处置案件的成功背后,是数10亿元国有资产的挽回。参观者说,这片荣誉墙给带来的震撼,在对比了12个律师的“单薄力量”后来的更为明显。
  一般来讲,律师事务所大多分布在所谓的高大上的国贸地区,但天同另辟蹊径,坐落在王府井附近的胡同里——北京市东城区南河沿大街南湾子10号。不大的门口没有明显的标志,以至于很多人最开始找不到地点,但里面却是别有一番风景。“曲径通幽”和“别有洞天”是参观者对其环境的概括,不大的空间,精致的布局,恰到好处的空间利用,让人有家庭的温馨感。上下四层的设计,工作室、厨房、运动室等一应俱全,一个小型电梯贯穿其中。据说,天同律师事务所专门聘请了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师进行整体装饰设计,不仅功能区分配合理,空间利用充分,而且一些小细节的设计非常精巧。整个四合院包括了办公场所、休息娱乐区域,还设有员工食堂,十多平方的小院摆上石桌,供员工喝茶聊天。
  说起天同,不得不提它近几年的新媒体发展成就。微信号“天同诉讼圈”是天同律所的自媒体品牌,于2014年1月1日启动。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已经拥有十几万的粉丝数,其稿件常常居于新媒体排行榜的第一名。蒋勇在谈起创建初衷时说“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方法,可以更有效、更便捷地传播我们的理念,来影响到更多的法律人。”由于其产生的巨大效应和良好口碑,天同在2014年5月增设了新媒体部,挖掘专业法治媒体记者、传媒专业人才来负责新媒体的运营工作。一年的时间里,天同从这个微信平台上看到了互联网的力量,他们希望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播法律的正能量,满足法律人的交流需求,于是在经过认证研究之后,决定在原有的天同诉讼圈上,再独立出来一个品牌叫“无讼”
  “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这是“无讼”名称的来源。蒋勇说:“在天同的四合院正厅的匾额上有“无讼”这两个字。我们觉得无讼是法律人的终极理想,对诉讼律师来说,无讼是最高的追求境界,我们有句话叫:但愿人无讼,何妨我独闲。天下人都不打诉讼了,这才是诉讼律师的终极梦想。对于非诉讼律师来说,无讼也是一种理想,他所做的交易架构,在经济生活中做的交易中安排,都不希望发生纠纷,他希望架构设计得很合理,双方能平平和和顺利达到双赢的目的,不会发生纠纷甚至打到诉讼的程度,所以对非诉讼律师来说,无讼也是一个理想,所以我们用无讼作为一个新的APP的名称。”2014年12月正式面世的无讼如今已成为诸多法律人手机里必备的App,有人评论说这将会掀起法律互联网发展的革命,对此我们拭目以待,但不得不说,天同的这一尝试确实引领了行业内的一种风尚,再一次走在了时代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