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讲坛——全球化中的汉语法学学术讲座成功举办
时间:2014-12-24 来源:作者:
隆冬世界,万物箫瑟,但是思想之火却仿佛越燃越旺。12月20日晚,北京大学法学院新民讲坛——全球化中的汉语法学学术讲座在凯源楼报告厅成功举行。
近日,一篇名为《汉语法学论纲——关于中国文明法律智慧的知识学、价值论和风格美学》的文章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讨论。而此次,清华大学法学院许章润教授作为该文章的作者担当主讲人为我们解读了全球化的汉语法学。出席本次活动的还有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於兴中教授和中国政法大学的王人博教授以及北京大学的侯猛副教授。
在讲座开始之前,北京大学副教授侯猛老师首先介绍了本次讲座的基本安排和注意事项。并且代表北京大学法学院欢迎几位著名法学家的到来。
之后,许章润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一下他整个写作的过程和心得。 许老师告诉我们,他所欲探索的是在法治和法意这样一个特有的领域究竟中国人和中国文明已经对世界文明作出了什么贡献,又可以在未来为世界文明作出什么贡献。而他所要追诉的是为了安顿人世生活,提供安宁、公正、和平这样一些基本的公共产品。
随后,著名宪法学家王人博教授和著名法理学家於兴中教授围绕着全球化中的汉语法学等一系列的问题做了一个简单的评论。
最后,几位老师的点评结束后,老师们和在座的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互动,现场的同学们积极提问,老师们耐心解答,在这热烈的互动中,同学和老师一起在寒冬时节的凯原楼报告厅擦出了一团团思想的火花。
本次学术讲座由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会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中国法律评论、法治周末和凤凰评论联合主办,也是北大法学院研究生会在院团委老师支持和指导下首次尝试与校外学术出版机构进行学术合作,开展有连续性的系列学术活动的一个开端。通过本次校内学生团体与校外学术机构的成功合作,我院研究生会将校内同学对学术的探索和热爱与校外学术机构所拥有的丰富多样的学术资源相连接,拓展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促进了理性而富有建设性的交流与讨论,并与校外学术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为之后邀请更多的学术大家开展学术讲座与交流开了一个好头。
近日,一篇名为《汉语法学论纲——关于中国文明法律智慧的知识学、价值论和风格美学》的文章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讨论。而此次,清华大学法学院许章润教授作为该文章的作者担当主讲人为我们解读了全球化的汉语法学。出席本次活动的还有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於兴中教授和中国政法大学的王人博教授以及北京大学的侯猛副教授。
在讲座开始之前,北京大学副教授侯猛老师首先介绍了本次讲座的基本安排和注意事项。并且代表北京大学法学院欢迎几位著名法学家的到来。
之后,许章润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一下他整个写作的过程和心得。 许老师告诉我们,他所欲探索的是在法治和法意这样一个特有的领域究竟中国人和中国文明已经对世界文明作出了什么贡献,又可以在未来为世界文明作出什么贡献。而他所要追诉的是为了安顿人世生活,提供安宁、公正、和平这样一些基本的公共产品。
随后,著名宪法学家王人博教授和著名法理学家於兴中教授围绕着全球化中的汉语法学等一系列的问题做了一个简单的评论。
最后,几位老师的点评结束后,老师们和在座的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互动,现场的同学们积极提问,老师们耐心解答,在这热烈的互动中,同学和老师一起在寒冬时节的凯原楼报告厅擦出了一团团思想的火花。
本次学术讲座由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会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中国法律评论、法治周末和凤凰评论联合主办,也是北大法学院研究生会在院团委老师支持和指导下首次尝试与校外学术出版机构进行学术合作,开展有连续性的系列学术活动的一个开端。通过本次校内学生团体与校外学术机构的成功合作,我院研究生会将校内同学对学术的探索和热爱与校外学术机构所拥有的丰富多样的学术资源相连接,拓展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促进了理性而富有建设性的交流与讨论,并与校外学术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为之后邀请更多的学术大家开展学术讲座与交流开了一个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