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去哪啦——读博攻略与就业经验交流会成功举办
时间:2014-12-02 来源:作者:
11月30日晚,由法学院研究生会主办的“博士去哪啦——读博攻略与就业经验交流会”在法学院凯原楼报告厅顺利举行。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江溯老师、2012级经济法博士孙乃玮、杨省庭、2012级诉讼法博士吉冠浩、2013级金融法博士李真、2014级经济法博士缪若冰出席此次交流会,研究生会留学生博士生部的董亚军同学担任主持。到场观众包括法学院在读硕士生、博士生以及其他对读博、求职感兴趣的同学。
会议伊始,缪若冰同学首先分享了考博的经验和教训,介绍了考博的申请和复试流程,指出了工作期间考博的关键在于时间管理。随后谈到读博需要好的研究计划,需要具备理论敏感性、能够提出好问题。
之后,吉冠浩师兄为大家介绍了硕转博的流程、基本条件、材料准备以及两轮面试,并详细谈了自己对于博士生如何定位、如何对待学术、如何守住本分三个问题的看法。
第三位嘉宾李真同学讲述了他自己考博时的的心路历程,分享了法律硕士考博的宝贵经验。他告诉我们,不可一日不读书,不可一日不锻炼身体。会后,他还为大家分享了他关于金融法方向的书单。
第四位分享的孙乃玮同学以投资银行业为例特别介绍了博士生的职业规划,他指出博士生面临毕业和求职两方压力,要把博士论文放在优先位置,在论文可控的情况下尽早确定就业方向,尽早融入职业环境。
随后,杨省庭同学介绍了求职面试经验和国考经验,他从行测、申论和面试方面为大家指点迷津,告诉大家做公务员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辛苦、耐得住批评。
最后,江溯老师讲述了他整个求学、做学术的历程,让大家看到了他的勤奋、毅力和以学术为业的崇高目标,给了在场同学们以深刻的启迪。
在提问环节中,同学们向江溯老师求教了博士生的阅读方法、出国交流的流程和条件等问题,江溯老师对此给予了耐心细致的回答。
本次交流会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整个会议过程显得轻松而温暖。通过热切的交流,一些迷茫的同学懂得了如何对自己的学术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有志读博的同学了解了该如何实现自己的学术理想,在读博士生们也从中收获了不少学术和就业的有益经验。
本次活动吸引了众多法律硕士、法学硕士以及法学博士的积极参与,反响非常热烈。法学院研究生会将会再接再厉,为打造全方位的研究生服务平台、服务更多同学群体而努力。
研究生会供稿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江溯老师、2012级经济法博士孙乃玮、杨省庭、2012级诉讼法博士吉冠浩、2013级金融法博士李真、2014级经济法博士缪若冰出席此次交流会,研究生会留学生博士生部的董亚军同学担任主持。到场观众包括法学院在读硕士生、博士生以及其他对读博、求职感兴趣的同学。
会议伊始,缪若冰同学首先分享了考博的经验和教训,介绍了考博的申请和复试流程,指出了工作期间考博的关键在于时间管理。随后谈到读博需要好的研究计划,需要具备理论敏感性、能够提出好问题。
之后,吉冠浩师兄为大家介绍了硕转博的流程、基本条件、材料准备以及两轮面试,并详细谈了自己对于博士生如何定位、如何对待学术、如何守住本分三个问题的看法。
第三位嘉宾李真同学讲述了他自己考博时的的心路历程,分享了法律硕士考博的宝贵经验。他告诉我们,不可一日不读书,不可一日不锻炼身体。会后,他还为大家分享了他关于金融法方向的书单。
第四位分享的孙乃玮同学以投资银行业为例特别介绍了博士生的职业规划,他指出博士生面临毕业和求职两方压力,要把博士论文放在优先位置,在论文可控的情况下尽早确定就业方向,尽早融入职业环境。
随后,杨省庭同学介绍了求职面试经验和国考经验,他从行测、申论和面试方面为大家指点迷津,告诉大家做公务员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辛苦、耐得住批评。
最后,江溯老师讲述了他整个求学、做学术的历程,让大家看到了他的勤奋、毅力和以学术为业的崇高目标,给了在场同学们以深刻的启迪。
在提问环节中,同学们向江溯老师求教了博士生的阅读方法、出国交流的流程和条件等问题,江溯老师对此给予了耐心细致的回答。
本次交流会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整个会议过程显得轻松而温暖。通过热切的交流,一些迷茫的同学懂得了如何对自己的学术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有志读博的同学了解了该如何实现自己的学术理想,在读博士生们也从中收获了不少学术和就业的有益经验。
本次活动吸引了众多法律硕士、法学硕士以及法学博士的积极参与,反响非常热烈。法学院研究生会将会再接再厉,为打造全方位的研究生服务平台、服务更多同学群体而努力。
研究生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