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会第十三届执行委员会工作报告
时间:2014-06-04 来源:作者:
开拓进取 继往开来
努力开创法学院研究生会工作新局面
——在北京大学法学院第十四次研究生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谢冲宇
(2014年6月2日)
尊敬的各位代表,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北京大学法学院第十四次研究生代表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大家齐聚一堂,共同回顾与总结第十三届研究生会执委会过去一年所做的工作,一起展望和探讨研究生会未来的规划和发展。
我受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会第十三届执行委员会委托,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予以审议。
北京大学法学院第十三届研究生会执行委员会于2013年5月12日由法学院第十三次研究生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本届执委会在学院党委领导与团委指导下,在法学院全体研究生同学的共同关注和支持下,在全体执委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立足于保障法学院研究生的生活权益,着眼于促进全体研究生更好的发展进步,以丰富研究生学生文娱生活为抓手,承前启后、努力工作,在学院、学校、乃至全国各高校中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活动。这些活动得到了广大研究生同学的广泛参与,成果显著。
第一篇 多管齐下 夯实基础保发展
一、加强组织建设 打造制度“堡垒”
研究生会十三届执委会成立伊始,关于完善研会内部组织的工作便提上议程。组织建设不仅是执委会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更是其发展壮大的首要前提。
为了增进各部门之间的交流,本学年研会策划实施了骨干培训班计划,抽调各部门骨干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学习与培训。通过素质拓展、征文等活动,提升研会骨干文字处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了一批具有优秀领导力和执行力的青年才俊,不仅在短时间内很好地增进了研会成员之间的默契与友谊,也为之后的研会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与此同时,研究生章程草案制定工作进展顺利,研究生会特别成立章程起草小组,征集各方意见,并召开研究生干部全体大会,邀请全体骨干共同为章程的制定出谋划策。这一工作对促进研究生会组织体系化、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研究生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使得研究生会今后的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尽管章程没有最终呈现在研代会议案中,但是草案的拟定为后期章程继续修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本届章程起草小组的工作是值得肯定的,其取得的成果是值得表扬的。
此外,研会积极制定考核评价体系,完善骨干考核、提拔制度。制定考核制度其目的在于对研会成员已完成工作进行评估,并运用评估的结果对其将来的工作进行正确的引导。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不仅促进了整个研会骨干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为干部提拔任免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参考依据。
不仅如此,研会的例会与工作简报制度也为组织健全与完善提供了重要的支撑。通过对例会与工作简报制度的完善与加强,使各部门能够及时与主席团沟通各自的工作情况、协调各自的工作进度,促进了部门之间的了解与合作,也让研会的所有成员对于研会整体运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研会各项活动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二、拓宽资金来源 落实阳光财务
本届研究生会通过外联提成激励、赞助技巧培训、活动部门筹资金等措施,成功做到了开源的基本目标。
本届研会预算收入70,000元,实际收入148,573.5元(含学院团委经费3297.5元),完成学年财务预算的212%。
本届研会预算支出70,000元,实际支出78,915.75元。完成学期预算的113%。
至2014年6月2日止,研会最终剩余资金69,657.75元,出色的完成了年度预订财务计划。
本届研究生会通过透明财务政策、公开查账政策、主席隔离财务政策等办法,基本实现了财务审批人与账目管理人分离,财务审核人与财务记录人分离两大原则。同时确保账目的真实性,透明性,坚决杜绝财务腐败滋生。
三、创新宣传方式 提升宣传实效
为了使广大研究生同学更好地了解研会的工作状况,同时也为了使外界更好地了解法学院研究生会,法学院研究生会在宣传方式上一直在探索,从最初的纸质媒介逐渐发展到网络媒介,再到如今的新媒体运用,研会的宣传途径在不断适应时代的潮流、同学的需要。
在本届执委会成立以后,成立了微博运营小组,专人负责在新浪微博上发送法研实时动态,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向公众推广研会的各类活动,目前,法研超过千人的微博粉丝已经成为了研会宣传的固定受众。不仅如此,在学年中期,法研微信平台也正式上线运营,成为了法研新媒体的另一重要宣传途径。微信平台通过不定期发送法学院研究生相关简讯,在广大研究生朋友圈形成了良好的反响,在新媒体的运营上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人人网运营小组、BBS与传统的学工网维护小组也仍旧保持着实时工作的状态,各媒体特设小组通过各部门抽调,办公室、宣传部统筹协调的形式,基本达到了新型媒体试运营、传统媒介全覆盖的良好效果。
活动前期宣传模式化、制度化,在活动前期,主要的各大宣传平台以及各班级的QQ群都会及时进行对活动进行预告宣传,此外海报、横幅等实体的辅助宣传媒介也充分发挥其前期宣传作用。活动中期的实时采编,以及后期拟定宣传文稿进行总结报道也都形成固定模式;整体运行状况良好。
第二篇 扬帆起航 共创品牌促发展
一、精彩法研,学术中探真知
针对研究生一年级同学对课程论文写作的困惑以及毕业年级同学对毕业论文的担心,研会于2013年11月15日在凯原楼报告厅举办了“学位论文交流会”。本次交流会邀请了多方向的博士以及法硕毕业同学到场进行经验交流,对毕业班同学的论文写作指导,对非毕业班同学提高论文水平都产生了非凡的影响。
根据对研究生同学兴趣点的调研,并结合研会实际情况,我们开展了名家讲坛系列互动。2013年11月21日,在凯原楼报告厅,研会成功举办司法区划的构想——贺卫方教授专场讲座,现场气氛热烈,效果良好。11月26日,在2教407教室,由校团委主办,法学院研究生会与团校研修班秘书处共同承办的中国财税改革的方向和将要带来的变化——刘剑文教授专场讲座收到良好效果。会后,凤凰周刊等多家新闻媒体当场表示要对此进行深入的采访报道;而讲座的文字稿件最终以“财税改革将盘活全局”为题在法制晚报上进行了独家的刊登,多家网络媒体如网易等进行了转载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此外,第五届北京高校法科研究生辩论赛由北大法学院研究生会与人大法学院研究生会共同承办,历时近半年的辩论赛得到了北京市众多高校的积极参与,十余只队伍在比赛中激烈角逐,最终,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生辩论队赢得了辩论赛北京赛区的冠军。
2013年12月10日,首届“纵横杯”法学院法律知识竞赛在模拟法庭举办。比赛充分调动了全院新生的积极性,该活动得到了法律硕士与法学硕士们的积极参加。
2013年12月,由伟恒事务所和法学院研究生会共同举办的第二届“法学院冰律杯”新生辩论赛成功举办。12月21日决赛现场,法学院的叶姗老师,江溯老师和来自伟恒事务所的王冰律师,饶宏斌律师等担任了决赛的评委。本次活动相比第一届,无论是参赛队伍还是现场观众的参与度都有所提高。
2014年3月,由研究生会主办的北京大学保险法论坛之HLK交通事故纠纷解决方案有奖征文比赛正式启动。该活动在校内外共设置了6万元奖金作为征文奖励。本次活动以法学院建院110周年为契机,得到了学院的大力支持,同时得到了清华、人大、中国政法等国内著名法学院校的大力支持与协助。
2014年4月12日,留学生交流论坛在凯原楼报告厅成功举办,论坛得到了近十位法学院留学生以及数十位中国学生的积极参与。本次交流论坛将成为中国学生与国际留学生交流的起点,同时也为学院国际学生交流工作开拓了新局面。
2014年5月20日,司法考试经验交流会在凯原楼模拟法庭成功召开。本次交流会提供了复习备考经验丰富的同学与准备14年司考同学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为同学们搭建了沟通的桥梁,也为备战司考的同学指明了方向。
二、务实法研,实践中学本领
2013年10月26日,研会举办了“朋辈携行,助力梦想”优秀校友经验交流会,通过新老生交流互动的方式达到重要信息共享的目的。通过本次活动,研究生同学有效提高了求职技巧,明确了职场定位,完善了个人职场规划。
2013年12月14日,研究生会在英杰交流中心举办了第三届法律人求职发展交流会,并邀请了大成律师事务所、金杜律师事务所、富而德律师事务所等多家知名律所,对于法律人自身发展和群体有效沟通具有重要意义。会后《北京晨报》以“高校搭平台 优秀学子对话顶尖律所”为题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报道,网易等网站对此进行了转载;此外,腾讯教育等网站也对此活动进行了跟踪报道。
研究生会于2014年5月25日与北京大学谈判协会共同举办北京大学法学院模拟谈判大赛。本次大赛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模拟谈判,体验谈判实战,从而激发其对谈判的兴趣和热情,并提升了同学的团体协作能力和职场素养。
《职业发展早知道》长期为法学院研究生同学推送实时就业、实习、讲座信息。该信息包含了学校就业网站、社会招聘网站等多种信息渠道,重点为广大法学院学生推送知名律所、企业的职场信息。通过邮箱、微信推送方式更使得广大法学院研究生及时获取所需信息。
此外,我们策划并实施了寒假实践活动,研究生会于2013年12月份开展成都调研活动。活动与成都龙泉驿区、高新区取得合作,研究生会共派出10名学生,围绕“人才政策”展开了为时7天的调研,顺利完成《成都龙泉驿区和高新区人才政策现状》的实践调研报告,并获得北京大学2013-2014年度学生寒假返乡社会观察活动优秀团队奖。
暑期实践活动也正在策划进行:研究生会计划于2014年8月份中旬开始暑期实践,实践团将赴北京、浙江绍兴两地社区进行社区法律问题调研,目前队伍已经基本组建完成,也与地方社区取得了联系。
三、温馨法研,生活中促和谐
初入燕园,新生手册送关怀。2013年8月31日新生报道日,迎新当天,研会便向所有研究生新生同学发放了新生手册。手册从衣食住行等多方面为同学解决了初入校园的诸多疑问,同时在学业上提出必要的建议,为新生研究生同学的生活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帮助。
融入燕园,茶话会促交流。2013年9月26日晚,法学院研究生会组织的新生茶话会在凯原楼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茶话会旨在为法学院13级新生提供相互结识交流的平台,高年级同学为新生介绍有效的学习经验、实习经验更是将整个活动推向了白热化。整个活动气氛热烈,效果较好。
强身健体,硕博杯争光荣。“硕博杯”作为北京大学研究生一年一度的体育文化盛事,我院研究生会积极组织研究生同学参加。2013年11月中下旬至次年4月,我院研究生参加了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多项赛事的角逐,并斩获了不俗成绩。在乒乓球赛中,我院获得了全校第六名;在羽毛球赛中,我院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在篮球、台球等比赛中,我院同学也体现了研究生的良好精神风貌与体育精神。
交流联谊,光棍节求脱光。为了促使广大青年更好地沟通交流,研究生会举办了没“法”不相逢——光棍节晚会。2013年11月11日,光棍节晚会在凯原楼报告厅如期举办,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外语学院等多个院校研究生同学都积极参与到晚会中来。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增进院系之间的合作,拓宽研究生的交际圈起到了推动作用。
协办晚会,本硕博齐联欢。为了庆祝2014年的到来,也为了给法学院同学一个展现才艺的舞台,由法学院学生会主办,法学院研究生会协办的法忆年华——北京大学法学院2014年新年晚会于2013年11月28日在百周年纪念讲堂顺利举办。研究生同学积极参与到主持与节目中,增强了法学院本科生与研究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为后期两个组织的继续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欢庆元旦,研究生展才艺。元旦晚会作为研究生会常规活动已举办多届。晚会为研究生会各部门骨干提供了施展才艺的机会。2013年12月22日晚,在万柳公寓多功能厅,研究生同学欢聚一堂,各展才艺,整场晚会座无虚席、气氛融洽,为研究生同学在考试周之前提供了一个放松的良机。
汇聚心愿,女生节送祝福。2014年3月7日,研究生会在燕园和万柳公寓两地同时举办了“汇心愿?送祝福”女生节特别活动。活动广泛收集男生的祝福,以手绘形式制成两面精美展板;同时收集女生的心愿卡,并制成心愿墙。本次“汇心愿?送祝福”女生节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让法研女生在节日里拥有一份美好的回忆,同时也为男生、女生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
情暖西藏,衣物捐赠献爱心。研究生会在法学院研究生公寓收集了同学们的大批闲置衣物,通过整理、分类、清洗、打包之后邮寄到了西藏。本次活动在研究生同学中引起了热烈反响,据统计,研会共收到各类衣物近2000件,为研究生同学们献爱心提供了良好渠道。
走向操场,羽毛球赛显身手。为切实推动法学院研究生群众体育活动开展,普及阳光健身理念,传播学院体育文化,使同学们身心均衡发展,法学院研究生会于4月27日在邱德拔体育馆顺利举办“法运杯”趣味羽毛球赛,共有四支队伍、二十余人参加比赛。“法运杯”作为研究生会的特色文体活动,如今已举办两届,现已有篮球、台球与羽毛球等项目;本活动致力于融汇更多的法学院研究生同学投入到文体活动中。
自拍电影,记录生活留回忆。为丰富毕业季活动,搭建一个毕业生们展现风采、自我表达的平台,研究生会于2014年4月启动微电影拍摄活动。现已有法学硕士与法律硕士几个班级积极筹备,研究生会负责后期制作,并将择优推送至法学院毕业典礼视频播放环节。
同庆毕业,筹备晚会共狂欢。在毕业季活动中,我们研究生会积极与北大其他院系研究生会取得联系,共同举办pku毕业狂欢夜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该晚会预计于6月15日在北京大学举办。
温馨短信,飞信每日送问候。飞信平台成为研究生同学身边的好帮手。飞信运营小组每天向同学们发送生活服务信息,涉及天气、学术讲座、备考咨询、幽默一刻等研究生生活资讯,方便同学的校园生活,将服务落实到了点滴之中。
第三篇 务实求理 发现问题利提升
回首走过的一年,我们通过努力,取得了不少的成绩,经历了诸多欢笑与汗水,相信每一位研究生骨干同学都有了自己的收获。回顾研究生会一年的发展历程,可以说在活动数量上与质量上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仍然存有遗憾。但是遗憾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出了问题不可怕,不能及时总结改正才可怕。今天借此机会,我谨代表第十三届研究生会执委会,对第十四届研究生会执委会的工作提出几点期望与建议,以期研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首先,研会骨干力量不多,人数一般维持在100人左右,数量上没有显著提升。执委会各部门人员分布及其不均,各部门整体实力差距较大。具体表现为热门部门人员膨胀,而传统冷门部门如宣传部、留学生博士生部人员严重不足,外联部、生活部骨干力量依然堪忧;不仅如此,在半学年之后人员流失问题较为突出。建议下一届执委会在部门纳新时,适当调控人员比例,均衡发展,确保一些重要部门的人员配比。
其次,在协调上面存在不畅情况,活动部门与职能对接不上的现象仍旧存在。希望下一届执委会通过改善沟通渠道,建立健全活动部门与外联、宣传、办公室的协调机制,深化制度改革。
再次,宣传专业化人才缺乏现象显著。在研会之中,缺乏海报制作、采编、视频制作的高技术人才,因此在活动宣传中往往捉襟见肘。与此同时,法研会徽的宣传还存在一定问题。希望下一届执委会通过招募更多技术人才来提升宣传效果。
再次,在外联经费上,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以往的赞助资源难以有效维系,导致赞助合作关系一次性情况居多。二是大活动经费扶持小活动现象多发,小活动赞助难问题得不到解决。建议下一届执委会注重外联资源的维护,同时加大对小活动赞助的重视程度,以免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
最后,历年的法研执委会都秉承着精诚团结、相互合作、彼此鼓励、倡导奉献的原则,励精图治、谋求发展。如今已近基本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工作理念,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品牌活动,这些活动得到同学、老师的一致好评,也拉近了法学院研会与兄弟组织、校外机构的距离,增进了互相之间的沟通与友谊。虽然研究生会面临着新老交替,但我们仍然希望新一届执委会能够传承研会精神,完成未完使命,并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创新,继而将研会越办越好。
尊敬的各位代表,同学们、老师们!
值此端午佳节,法学院研究生会即将迎来第十四个年头,此时此刻,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风雨兼程,一路走来;我们经历了太多,但前方仍有许多梦想等待着我们去实现。很遗憾我们将不能在研会这个平台上继续为大家服务。但是今天又是一个推陈出新的时刻,法学院研会的新一代领导核心即将产生,那就让我们满怀信念与期待,祝愿研究生会在第十四届执委会的带领之下,开启新的征程、实现新的跨越、取得新的成绩,继续为北京大学法学院全体研究生谋求福祉,竭力服务。
谢谢大家!
努力开创法学院研究生会工作新局面
——在北京大学法学院第十四次研究生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谢冲宇
(2014年6月2日)
尊敬的各位代表,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北京大学法学院第十四次研究生代表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大家齐聚一堂,共同回顾与总结第十三届研究生会执委会过去一年所做的工作,一起展望和探讨研究生会未来的规划和发展。
我受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会第十三届执行委员会委托,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予以审议。
北京大学法学院第十三届研究生会执行委员会于2013年5月12日由法学院第十三次研究生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本届执委会在学院党委领导与团委指导下,在法学院全体研究生同学的共同关注和支持下,在全体执委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立足于保障法学院研究生的生活权益,着眼于促进全体研究生更好的发展进步,以丰富研究生学生文娱生活为抓手,承前启后、努力工作,在学院、学校、乃至全国各高校中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活动。这些活动得到了广大研究生同学的广泛参与,成果显著。
第一篇 多管齐下 夯实基础保发展
一、加强组织建设 打造制度“堡垒”
研究生会十三届执委会成立伊始,关于完善研会内部组织的工作便提上议程。组织建设不仅是执委会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更是其发展壮大的首要前提。
为了增进各部门之间的交流,本学年研会策划实施了骨干培训班计划,抽调各部门骨干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学习与培训。通过素质拓展、征文等活动,提升研会骨干文字处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了一批具有优秀领导力和执行力的青年才俊,不仅在短时间内很好地增进了研会成员之间的默契与友谊,也为之后的研会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与此同时,研究生章程草案制定工作进展顺利,研究生会特别成立章程起草小组,征集各方意见,并召开研究生干部全体大会,邀请全体骨干共同为章程的制定出谋划策。这一工作对促进研究生会组织体系化、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研究生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使得研究生会今后的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尽管章程没有最终呈现在研代会议案中,但是草案的拟定为后期章程继续修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本届章程起草小组的工作是值得肯定的,其取得的成果是值得表扬的。
此外,研会积极制定考核评价体系,完善骨干考核、提拔制度。制定考核制度其目的在于对研会成员已完成工作进行评估,并运用评估的结果对其将来的工作进行正确的引导。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不仅促进了整个研会骨干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为干部提拔任免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参考依据。
不仅如此,研会的例会与工作简报制度也为组织健全与完善提供了重要的支撑。通过对例会与工作简报制度的完善与加强,使各部门能够及时与主席团沟通各自的工作情况、协调各自的工作进度,促进了部门之间的了解与合作,也让研会的所有成员对于研会整体运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研会各项活动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二、拓宽资金来源 落实阳光财务
本届研究生会通过外联提成激励、赞助技巧培训、活动部门筹资金等措施,成功做到了开源的基本目标。
本届研会预算收入70,000元,实际收入148,573.5元(含学院团委经费3297.5元),完成学年财务预算的212%。
本届研会预算支出70,000元,实际支出78,915.75元。完成学期预算的113%。
至2014年6月2日止,研会最终剩余资金69,657.75元,出色的完成了年度预订财务计划。
本届研究生会通过透明财务政策、公开查账政策、主席隔离财务政策等办法,基本实现了财务审批人与账目管理人分离,财务审核人与财务记录人分离两大原则。同时确保账目的真实性,透明性,坚决杜绝财务腐败滋生。
三、创新宣传方式 提升宣传实效
为了使广大研究生同学更好地了解研会的工作状况,同时也为了使外界更好地了解法学院研究生会,法学院研究生会在宣传方式上一直在探索,从最初的纸质媒介逐渐发展到网络媒介,再到如今的新媒体运用,研会的宣传途径在不断适应时代的潮流、同学的需要。
在本届执委会成立以后,成立了微博运营小组,专人负责在新浪微博上发送法研实时动态,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向公众推广研会的各类活动,目前,法研超过千人的微博粉丝已经成为了研会宣传的固定受众。不仅如此,在学年中期,法研微信平台也正式上线运营,成为了法研新媒体的另一重要宣传途径。微信平台通过不定期发送法学院研究生相关简讯,在广大研究生朋友圈形成了良好的反响,在新媒体的运营上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人人网运营小组、BBS与传统的学工网维护小组也仍旧保持着实时工作的状态,各媒体特设小组通过各部门抽调,办公室、宣传部统筹协调的形式,基本达到了新型媒体试运营、传统媒介全覆盖的良好效果。
活动前期宣传模式化、制度化,在活动前期,主要的各大宣传平台以及各班级的QQ群都会及时进行对活动进行预告宣传,此外海报、横幅等实体的辅助宣传媒介也充分发挥其前期宣传作用。活动中期的实时采编,以及后期拟定宣传文稿进行总结报道也都形成固定模式;整体运行状况良好。
第二篇 扬帆起航 共创品牌促发展
一、精彩法研,学术中探真知
针对研究生一年级同学对课程论文写作的困惑以及毕业年级同学对毕业论文的担心,研会于2013年11月15日在凯原楼报告厅举办了“学位论文交流会”。本次交流会邀请了多方向的博士以及法硕毕业同学到场进行经验交流,对毕业班同学的论文写作指导,对非毕业班同学提高论文水平都产生了非凡的影响。
根据对研究生同学兴趣点的调研,并结合研会实际情况,我们开展了名家讲坛系列互动。2013年11月21日,在凯原楼报告厅,研会成功举办司法区划的构想——贺卫方教授专场讲座,现场气氛热烈,效果良好。11月26日,在2教407教室,由校团委主办,法学院研究生会与团校研修班秘书处共同承办的中国财税改革的方向和将要带来的变化——刘剑文教授专场讲座收到良好效果。会后,凤凰周刊等多家新闻媒体当场表示要对此进行深入的采访报道;而讲座的文字稿件最终以“财税改革将盘活全局”为题在法制晚报上进行了独家的刊登,多家网络媒体如网易等进行了转载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此外,第五届北京高校法科研究生辩论赛由北大法学院研究生会与人大法学院研究生会共同承办,历时近半年的辩论赛得到了北京市众多高校的积极参与,十余只队伍在比赛中激烈角逐,最终,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生辩论队赢得了辩论赛北京赛区的冠军。
2013年12月10日,首届“纵横杯”法学院法律知识竞赛在模拟法庭举办。比赛充分调动了全院新生的积极性,该活动得到了法律硕士与法学硕士们的积极参加。
2013年12月,由伟恒事务所和法学院研究生会共同举办的第二届“法学院冰律杯”新生辩论赛成功举办。12月21日决赛现场,法学院的叶姗老师,江溯老师和来自伟恒事务所的王冰律师,饶宏斌律师等担任了决赛的评委。本次活动相比第一届,无论是参赛队伍还是现场观众的参与度都有所提高。
2014年3月,由研究生会主办的北京大学保险法论坛之HLK交通事故纠纷解决方案有奖征文比赛正式启动。该活动在校内外共设置了6万元奖金作为征文奖励。本次活动以法学院建院110周年为契机,得到了学院的大力支持,同时得到了清华、人大、中国政法等国内著名法学院校的大力支持与协助。
2014年4月12日,留学生交流论坛在凯原楼报告厅成功举办,论坛得到了近十位法学院留学生以及数十位中国学生的积极参与。本次交流论坛将成为中国学生与国际留学生交流的起点,同时也为学院国际学生交流工作开拓了新局面。
2014年5月20日,司法考试经验交流会在凯原楼模拟法庭成功召开。本次交流会提供了复习备考经验丰富的同学与准备14年司考同学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为同学们搭建了沟通的桥梁,也为备战司考的同学指明了方向。
二、务实法研,实践中学本领
2013年10月26日,研会举办了“朋辈携行,助力梦想”优秀校友经验交流会,通过新老生交流互动的方式达到重要信息共享的目的。通过本次活动,研究生同学有效提高了求职技巧,明确了职场定位,完善了个人职场规划。
2013年12月14日,研究生会在英杰交流中心举办了第三届法律人求职发展交流会,并邀请了大成律师事务所、金杜律师事务所、富而德律师事务所等多家知名律所,对于法律人自身发展和群体有效沟通具有重要意义。会后《北京晨报》以“高校搭平台 优秀学子对话顶尖律所”为题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报道,网易等网站对此进行了转载;此外,腾讯教育等网站也对此活动进行了跟踪报道。
研究生会于2014年5月25日与北京大学谈判协会共同举办北京大学法学院模拟谈判大赛。本次大赛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模拟谈判,体验谈判实战,从而激发其对谈判的兴趣和热情,并提升了同学的团体协作能力和职场素养。
《职业发展早知道》长期为法学院研究生同学推送实时就业、实习、讲座信息。该信息包含了学校就业网站、社会招聘网站等多种信息渠道,重点为广大法学院学生推送知名律所、企业的职场信息。通过邮箱、微信推送方式更使得广大法学院研究生及时获取所需信息。
此外,我们策划并实施了寒假实践活动,研究生会于2013年12月份开展成都调研活动。活动与成都龙泉驿区、高新区取得合作,研究生会共派出10名学生,围绕“人才政策”展开了为时7天的调研,顺利完成《成都龙泉驿区和高新区人才政策现状》的实践调研报告,并获得北京大学2013-2014年度学生寒假返乡社会观察活动优秀团队奖。
暑期实践活动也正在策划进行:研究生会计划于2014年8月份中旬开始暑期实践,实践团将赴北京、浙江绍兴两地社区进行社区法律问题调研,目前队伍已经基本组建完成,也与地方社区取得了联系。
三、温馨法研,生活中促和谐
初入燕园,新生手册送关怀。2013年8月31日新生报道日,迎新当天,研会便向所有研究生新生同学发放了新生手册。手册从衣食住行等多方面为同学解决了初入校园的诸多疑问,同时在学业上提出必要的建议,为新生研究生同学的生活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帮助。
融入燕园,茶话会促交流。2013年9月26日晚,法学院研究生会组织的新生茶话会在凯原楼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茶话会旨在为法学院13级新生提供相互结识交流的平台,高年级同学为新生介绍有效的学习经验、实习经验更是将整个活动推向了白热化。整个活动气氛热烈,效果较好。
强身健体,硕博杯争光荣。“硕博杯”作为北京大学研究生一年一度的体育文化盛事,我院研究生会积极组织研究生同学参加。2013年11月中下旬至次年4月,我院研究生参加了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多项赛事的角逐,并斩获了不俗成绩。在乒乓球赛中,我院获得了全校第六名;在羽毛球赛中,我院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在篮球、台球等比赛中,我院同学也体现了研究生的良好精神风貌与体育精神。
交流联谊,光棍节求脱光。为了促使广大青年更好地沟通交流,研究生会举办了没“法”不相逢——光棍节晚会。2013年11月11日,光棍节晚会在凯原楼报告厅如期举办,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外语学院等多个院校研究生同学都积极参与到晚会中来。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增进院系之间的合作,拓宽研究生的交际圈起到了推动作用。
协办晚会,本硕博齐联欢。为了庆祝2014年的到来,也为了给法学院同学一个展现才艺的舞台,由法学院学生会主办,法学院研究生会协办的法忆年华——北京大学法学院2014年新年晚会于2013年11月28日在百周年纪念讲堂顺利举办。研究生同学积极参与到主持与节目中,增强了法学院本科生与研究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为后期两个组织的继续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欢庆元旦,研究生展才艺。元旦晚会作为研究生会常规活动已举办多届。晚会为研究生会各部门骨干提供了施展才艺的机会。2013年12月22日晚,在万柳公寓多功能厅,研究生同学欢聚一堂,各展才艺,整场晚会座无虚席、气氛融洽,为研究生同学在考试周之前提供了一个放松的良机。
汇聚心愿,女生节送祝福。2014年3月7日,研究生会在燕园和万柳公寓两地同时举办了“汇心愿?送祝福”女生节特别活动。活动广泛收集男生的祝福,以手绘形式制成两面精美展板;同时收集女生的心愿卡,并制成心愿墙。本次“汇心愿?送祝福”女生节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让法研女生在节日里拥有一份美好的回忆,同时也为男生、女生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
情暖西藏,衣物捐赠献爱心。研究生会在法学院研究生公寓收集了同学们的大批闲置衣物,通过整理、分类、清洗、打包之后邮寄到了西藏。本次活动在研究生同学中引起了热烈反响,据统计,研会共收到各类衣物近2000件,为研究生同学们献爱心提供了良好渠道。
走向操场,羽毛球赛显身手。为切实推动法学院研究生群众体育活动开展,普及阳光健身理念,传播学院体育文化,使同学们身心均衡发展,法学院研究生会于4月27日在邱德拔体育馆顺利举办“法运杯”趣味羽毛球赛,共有四支队伍、二十余人参加比赛。“法运杯”作为研究生会的特色文体活动,如今已举办两届,现已有篮球、台球与羽毛球等项目;本活动致力于融汇更多的法学院研究生同学投入到文体活动中。
自拍电影,记录生活留回忆。为丰富毕业季活动,搭建一个毕业生们展现风采、自我表达的平台,研究生会于2014年4月启动微电影拍摄活动。现已有法学硕士与法律硕士几个班级积极筹备,研究生会负责后期制作,并将择优推送至法学院毕业典礼视频播放环节。
同庆毕业,筹备晚会共狂欢。在毕业季活动中,我们研究生会积极与北大其他院系研究生会取得联系,共同举办pku毕业狂欢夜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该晚会预计于6月15日在北京大学举办。
温馨短信,飞信每日送问候。飞信平台成为研究生同学身边的好帮手。飞信运营小组每天向同学们发送生活服务信息,涉及天气、学术讲座、备考咨询、幽默一刻等研究生生活资讯,方便同学的校园生活,将服务落实到了点滴之中。
第三篇 务实求理 发现问题利提升
回首走过的一年,我们通过努力,取得了不少的成绩,经历了诸多欢笑与汗水,相信每一位研究生骨干同学都有了自己的收获。回顾研究生会一年的发展历程,可以说在活动数量上与质量上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仍然存有遗憾。但是遗憾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出了问题不可怕,不能及时总结改正才可怕。今天借此机会,我谨代表第十三届研究生会执委会,对第十四届研究生会执委会的工作提出几点期望与建议,以期研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首先,研会骨干力量不多,人数一般维持在100人左右,数量上没有显著提升。执委会各部门人员分布及其不均,各部门整体实力差距较大。具体表现为热门部门人员膨胀,而传统冷门部门如宣传部、留学生博士生部人员严重不足,外联部、生活部骨干力量依然堪忧;不仅如此,在半学年之后人员流失问题较为突出。建议下一届执委会在部门纳新时,适当调控人员比例,均衡发展,确保一些重要部门的人员配比。
其次,在协调上面存在不畅情况,活动部门与职能对接不上的现象仍旧存在。希望下一届执委会通过改善沟通渠道,建立健全活动部门与外联、宣传、办公室的协调机制,深化制度改革。
再次,宣传专业化人才缺乏现象显著。在研会之中,缺乏海报制作、采编、视频制作的高技术人才,因此在活动宣传中往往捉襟见肘。与此同时,法研会徽的宣传还存在一定问题。希望下一届执委会通过招募更多技术人才来提升宣传效果。
再次,在外联经费上,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以往的赞助资源难以有效维系,导致赞助合作关系一次性情况居多。二是大活动经费扶持小活动现象多发,小活动赞助难问题得不到解决。建议下一届执委会注重外联资源的维护,同时加大对小活动赞助的重视程度,以免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
最后,历年的法研执委会都秉承着精诚团结、相互合作、彼此鼓励、倡导奉献的原则,励精图治、谋求发展。如今已近基本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工作理念,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品牌活动,这些活动得到同学、老师的一致好评,也拉近了法学院研会与兄弟组织、校外机构的距离,增进了互相之间的沟通与友谊。虽然研究生会面临着新老交替,但我们仍然希望新一届执委会能够传承研会精神,完成未完使命,并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创新,继而将研会越办越好。
尊敬的各位代表,同学们、老师们!
值此端午佳节,法学院研究生会即将迎来第十四个年头,此时此刻,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风雨兼程,一路走来;我们经历了太多,但前方仍有许多梦想等待着我们去实现。很遗憾我们将不能在研会这个平台上继续为大家服务。但是今天又是一个推陈出新的时刻,法学院研会的新一代领导核心即将产生,那就让我们满怀信念与期待,祝愿研究生会在第十四届执委会的带领之下,开启新的征程、实现新的跨越、取得新的成绩,继续为北京大学法学院全体研究生谋求福祉,竭力服务。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