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法治的故事
时间:2024-01-18 来源:作者:北京大学法学院 2022级硕士研究生 张忱、李禹墨
法治是什么?起初,法治于我是一个极为恢弘的词,它象征着“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民族强”的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对着宪法的庄严宣誓、是身着法袍的法官一次次敲响的法槌,也是从法律条文和司法判决中感受到的公平正义。
我对法治更具体的想象始于燕园。初入北京大学法学院,我了解到由共青团北京大学法学院委员会主办、北京大学法律硕士联合会承办的北京大学法治宣讲团正在招募志愿者,抱着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为社会尽绵薄之力的初心,我申请成为其中一员。当然,有这番热情的远不止我一人,还有近百名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学历背景以至于本硕博全覆盖的申请者,给宣讲团注入了一剂强大的新鲜力量。2023年版北京大学法治宣讲团的故事,将由我们来书写。
加入工作组后,我马上意识到了法治宣讲团对于稿件质量和宣讲水平的高标准把关。前期工作组需要首先确定选题、查阅资料并写就初稿。宣讲需要围绕贴近切实生活的话题展开,同时要求兼顾专业性与严谨性、深度与易懂性并存。短短3000字左右的宣讲稿初步形成之后,还会由更有工作经验的志愿者前辈开展读稿会多轮把关,才能形成定稿。工作组后期的工作主要包括具体宣讲和依据宣讲反馈再次修改稿件。为了在宣讲中达到最好的效果,正式宣讲前会有试讲会,每位宣讲人都是在“身经百战”之后方可正式登上讲台。宣讲过程中,法治宣讲团的其他志愿者会负责侧记和拍摄,以供后期复盘、留档,作为再次打磨稿子的参考使用。打磨稿件的过程绝不算轻松,如何在讲解法条的同时牢牢抓住听众的心是永远的“争议焦点”。但是灵感总会在深夜的一次次讨论中乍现,在文档中密集到排不下的批注栏中生发,专业的法律术语和长长的裁判文书被我们不断掰开揉碎,化成了简单易懂的插图和动画。
到了2023年的春季,法治宣讲团的工作全面从线上转至线下,与听众的互动性大大增强,每次宣讲都有踊跃举手提问的同学,也对宣讲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宣讲团还将视野扩大到高校之外的小学、社区,结合不同受众的关注点推出新的稿件,以期将普法工作做实、做广、做深。在大兴区西红门镇,我们为涉诉未成年人传播法律知识,抚慰一颗颗脆弱而敏感的心,那句“姐姐,我一定弥补错误,改过自新”,打动着我;在北京市第156中学,以“网络时代下的法律”为主题,我们为中学生们讲述了一堂生动的法治实践课,互动交流积极、踊跃;在成都、雅安两所山区小学,我们线上为班级的小学生们普及反欺凌和网络安全等适宜未成年人的法律知识,一双双闪烁着求知和童真的眼眸,让我们宣讲的志愿者们都为之动容,纷纷耐心细致地给予解答和关心。
仍记得今年4月,我有幸作为“青春故事讲给党”法治宣讲团的宣讲志愿者参与了就业与租房主题的普法宣讲活动,为听众们讲解“租房中你不可不知的法律知识”。在成为一名法律人之前,我对租房感到十分头疼,担心万一出现问题时如何凭这薄薄的几张纸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担心若自己因学业变动需要临时转租时是否就要面临高昂的违约金。而早在入校前,法学院里热心的学长学姐们便主动发来“租房避坑指南”,详细列举了签订租房合同时的注意事项。这段经历既使我感受到法学院的凝聚力,也让我亲身体会到一切身在异乡之人想要了解租房相关法律知识的迫切需求,以及加强法律知识普及对于增进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的重要性。由此,我主动请缨完成“租房中不可不知的法律问题”这一主题下的备稿与宣讲,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与心得体会,力求回应听众最关心的问题。在活动现场,我为各位参与者介绍了《民法典》和有关法规中关于租房的规定,讲解了租房中可能存在的“二房东”和群租房陷阱,并为大家提出了租房时依法捍卫自身权益的几种可能路径。活动后,一位女生激动地拉着我的手,对我感慨道:“要是能早点听到你的宣讲就好了,上次就不会被二房东骗了。现在的我正愁着新的租房合同该如何审核,没想到就听到了你的宣讲。”我的心咯噔了一下:原来普法是这么有必要、有实效的。由此,我更坚定了心中要坚持不懈地以宣讲分享知识、帮助他人的信念,期盼能让更多有需要的人懂法、用法。
参与“青春故事讲给党”北京大学法治宣讲团的经历让我深深地感到,我们每一个新时代青年,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受益者,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建设者。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作为青年法律人,我愿将青春奋斗融入伟大事业,继续尽己所能参与普法宣讲活动,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北京大学法学院法治宣讲团工作的这一年,或许是我与法治的故事悄然拉开序幕的一年。这短短的一年里,我结识到一大群心怀火热、志同道合想要投身于法治事业的同学,我体会到了普法工作获得听众认可时的成就感。最重要的是,在一次次宣讲、交流的过程中,我更深地认识到了普法工作之于法治的意义,也就是说,为了“把‘纸上的法律’变为‘行动中的法律’”,法治宣讲团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成一个个生动的例子,将载于纸上的权利及其维权方法对应到可能发生的现实纠纷,以助于普通民众更加深入了解到法律所保障的权利、坚定法治信仰。这是我与法治的故事,更是北京大学法治宣讲团与法治的故事。这个故事、这项事业,正在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