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思:毕业感言(北大法律人心路历程手册)

“橘黄色的落日余晖给一切都带上了一丝怀旧的温情,哪怕是断头台。”
——米兰?昆德拉

似乎大三的时候,《此间的少年》被拍成了电影,一时风靡北大校园。我也就花了一个下午,从网上下载了这部小说,一口气读完,然后揉着被屏幕强光刺痛了的眼睛,呆呆地坐了好久。我觉得,每一部读这本书的人都会试着去在书中寻找自己,或是寻找身边人的模型。大家都会视图去想,自己的大学生活是不是有书中描述的那样的趣味,那样的丰富多彩,以及更多的那样青涩和残缺。青春的生活总是以残缺和不完满作为定义,我们总会考虑,在过完大学生活,走向新阶段之际,当初,假如我如何如何,现在可能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这些想法促使我写下这一些文字,不是希望能给予他人什么道路上的指导,也不奢望能如《此间》那样引起浪潮般的共鸣,只是觉得信息需要积累,选择也只有在完备地了解了选项的后果之后才能更加的理性。所以,还是有必要对自己的历程做一个碎片式的回顾,写给别人,也写给自己。
回忆大学生活,首先要谈起的就是学习。我的大学生活主要的经历其实还是放在了学术之上,这可能部分是受到高中应试教育的影响,一直还沉浸在高考模式之中,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走出来。犹记得大一的寒假,中了宪法学和法理学的“毒”,迷上了政治哲学,于是在图书馆的教参阅览室里一本一本地看各种被誉为“经典”的著作,无论是霍布斯、洛克还是孟德斯鸠,《论美国的民主》、《联邦党人文集》还是《反联邦党人赞成什么》,全都晦涩无比,读罢掩卷,原本的一点点兴趣早已荡然无存,只觉倦意袭来不可抵挡。许多许多的时间,都被花费在捧读一本本艰深的著作中。直到后来听了章永乐老师西方法律思想史的课,慢慢才能理解许多著作的意义,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当初读书的方法是多么的不着边际和浪费时间。许多经典的书是需要背景、历史渊源才能理解的,这就需要跟着一个优秀的导师一起探索,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学习。我非常喜欢苏力老师说的一句很诚实的话,“所谓经典,就是大家都说要读,而大家其实都不读的书。”漫无目的缺乏指导的阅读很可能事倍功半。读书最好是先有疑问,正是有了问题,有了自己的想法,然后再读书,顺着作者的思路,不断与自己的想法相比较,才能读出许多书中的精妙。
与读书相比,一些优秀教授的课堂是学术更加宝贵的资源。例如,强世功老师和苏力老师的法理学对于联邦党人和托克维尔的思想有很深入的分析,汪丁丁老师的行为经济学让我大致能捕捉到哈耶克的经济思想对于社会秩序建构的启示,薛兆丰和周其仁老师的法律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让我接触到众多当今世界上大经济思想家的锋利的想法,还有哲学系的杨立华老师,中文系戴锦华老师……没有他们的引导,许多学问我估计再花许多年都不会真正弄清楚。他们的每一次课,都切切实实地让人感觉到那么的如沐春风,再多内心的喧嚣和起伏的情绪都能够被净化,直至心静如水。这大概是我在北大收获的最宝贵的财富。
除了读书以外,社团活动是大学的一大亮点。现在想起来,大一的时候还是太清闲,没有走出学术去尝试多一些的生活和活动。过去总是担心,太放不开,每参加一个活动都要先掂量掂量要投入的时间。结果,没有投入就没有回报,白白错过了许多机会。我只在几个小社团里面做过一些工作,这方面的经历其实是远远不够。不过,在这些社团里面,英语演讲辩论协会是记忆中最精彩的一个社团。我大一的时候只是抱着玩玩的心态进入的,参加了议会制英语辩论比赛,没想到居然被选为种子辩手,并代替北大参加了几场比赛。在这个社团里,我获得了很多上场英语发言的机会,无论是对presentation的能力还是英语口语都是很大的挑战和锻炼。
大三和大四的时候,我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模拟法庭中。在这个活动里,我度过了大学生活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大三的时候,作为贸仲队模拟法庭(Vis moot)的队员,我有幸代表北大赴维也纳参加了世界性比赛,在领略了来自全世界的一流法学院学生的风采的同时也感受了一下大气磅礴的维也纳辉煌的建筑和艺术。大四的时候,我决定留队担任队长,并带领北大在中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仲裁委员会(CIETAC)举办的贸仲杯中夺得团体第三名,三项最佳辩手称号,然后第二次赴维也纳参加比赛。比赛的胜利固然是我们的追求,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我认识了许多无比优秀的法律人。他们聪敏机智,能言善辩,踏实负责,在一次次的艰苦的陈明楼挑灯夜战中从不退缩,一遍遍在知名律所里面对富有实务经验的大合伙人的挑战与刁难之中应对自如,我无比惊叹于他们的执着和才智,这也是我一直愿意坚守在这个活动不愿离开的原因。在我看来,法学院要是没有了模拟法庭活动,就好比霍格沃茨没有了魁地奇。这其中,有泪水、有惊喜,遇到困难时如履薄冰,胜利时又仿佛,拥有了整个世界。此中滋味,大概只有亲身经历过,才可意会。
对于未来的困惑,大概是大学里讨论最多的话题。就业、出国、保研,是法学院的三大去向。我曾经也在其中纠结许久,在犹豫不定之中错过了出国交流,但是终究还是走向了保研的道路。在我看来,国外法学的职业教育并不是许多人想象那样的有吸引力。“唯学历论”其实是社会的过度竞争的后果。漫漫人生路上职业生涯大概有数十年,我还是愿意在象牙塔中多驻足数年,然后选择一个真正适合自己的方向。而保研就是一个缓冲的阶段,在研究生期间仍然可以继续出国交流,然后选择出国或者工作。并且,努力三年得到的专业课绩点也可以发挥相应的作用。
最后,大学里生活除了工具性地亦或是功利地每天为了一个模糊的“未来”而奋斗,还是需要好好享受大学本身的。且不说类似《此间》里描写的种种跌宕起伏的情节,单就一次寝室熄灯之后的三国杀,一次畅春园闪烁的霓虹灯下的烧烤宵夜,一次生日聚会举杯共饮之后的烂醉,都比一个学期图书馆里的埋头苦读留下的记忆更为深刻。身边亲近的室友,社团里的或是其他有着共同志趣爱好的同学,都值得更多的时间投入,生活并不总在别处。毕竟,在各自天涯之后,偶尔回想起当初身边的人,我总是后悔与他们作伴的时间,实在太少。
于是零碎地说了这么多。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不是别人可以予以“指导”或任何形式地“传授”的。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知识可以学习,然而一段属于自己的大学时光,则需要自己去走过。每一次考试的临场应对,每一个或大或小的面试,一次比赛或是简单的讨论或辩论,都没有人能替代。与其探讨一个抽象的概念中大学生活的计划,不如将其化作每一个清晨阳光亲吻窗沿时毫不迟疑的晨练,每一个夜晚拒绝掉灯红酒绿的诱惑后台灯下的苦读。生活就是由这些大大小小的选择组成的,而选择造就了拥有各式各样的人。我想,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乃至每一刻都无法摆脱昆德拉的轻重之问。更加耐人寻味的是,无论我们如何选择,在通往彼岸的河流中,我们终究只能选择一条路径,无论这种方式多么精彩,抑或是平凡。有人说,只活一次,就像没有活过一样。不管如何,我此刻已经站上了彼岸,相信河流里的故事,应当会继续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