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青春,传播希望——访北京大学第十三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宋求实

这次,我们有幸采访到刚刚完成支教的北京大学第十三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2012级法学硕士研究生宋求实师兄,并就支教活动和广大新生们所关心的如何适应大学生活的话题同师兄进行交流。

记:能否请师兄先介绍一下此次支教的大致情况?
宋: 我此次支教是在青海省西宁市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峡民族中学,教授的科目是地理、体育和计算机,历时大约一年。
记:请问师兄选择支教的原因是什么?
宋:一则锻炼自我;二则实现社会价值。通过支教这种社会公益活动,在回报社会的同时发展自我。
记: 请问师兄,在您看来,农村与城市的教学情况有何差异呢?
宋:师资力量、硬件差距都很大,大环境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学生视野有很大差异。
记:理想与现实总是会有差距的,请问师兄您在支教的过程中有没有感受到这种差距呢?您又是如何平衡这种差距的呢?  宋:在教学上,最初我对于学生基础的估计过高,经历了一个适应的过程,针对不同的情况调整计划。乡村落后便不祈求高成绩,更多的是对孩子们视野的开拓,心智的影响。
其他方面没有太大落差,支教就是要吃苦,要应对各种复杂情况,都是意料之中的。
记:支教的过程想必是快乐与艰辛并存,请问师兄最欣慰的以及最感困难的事情分别是什么呢?
宋:最欣慰是看到有些学生在自己的影响下发生改变,开始有奋斗的意识,有走出山村的欲望。
最困难是看到教育不仅仅是讲课可以改变的,整个社会大环境很难靠几个人在短时间内改变。
记:请问师兄在支教的过程中有没有机会将法学专业知识应用到当地?
宋:做过法律知识讲座,反响不错。
记:这对于师兄对法律的认识又有什么影响呢?
宋:没有直接影响,但是对于方法论、对于社会的认识都有影响,这些都会间接影响到以后的学习和研究。
记:师兄有什么收获、想法与感悟能够和我们分享?
宋:首先,经过历练,人会变成熟,无论心理还是身体都会变得有耐受力,这是很重要的。
其次,通过实践,我对我们的社会尤其是乡土社会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也看到个人对于社会的有限作用。
记:师兄,您能否用3个词概括一下您此次支教体验呢?  宋:“艰苦”、“ 体验”和“ 收获”。
记:请问支教对师兄以后的学习生活又有什么影响呢?
宋:经过支教,整个人会变成熟,这可能是最大的影响。
记:支教是我们法学院的一项传统,请问师兄您认为参加支教的同学应具备何种素质呢?
宋:首先要有对支教的发自内心的愿望,其次要有坚忍不拔、敢于吃苦的精神,之后是身体素质、文化素质。
记:请问师兄对有志于支教的同学有什么建议、指导?
宋:关于支教团选拔的政策每年都会发生变化的,同学们有志于支教的话要随时关注。
按照以往的经验,参加学生工作并取得不错的成绩可以提高竞争力。而在选拔的过程中,良好地业务能力、应变能力等也是不可缺少的。这些素质其实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很重要的,所以无论是否想支教,都要努力提高。机会等待着有准备的人。
记:现在刚刚开学,一批新的法律人又加入了北大法学院这个大家庭,请问师兄能否就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妥善处理学习与社会活动的关系等方面向学弟学妹们传授一下经验?
宋:融入大学生活其实很简单,在外在层面,适应校园生活、学习节奏、人际关系只要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可以完成,不必过多担心,需要保持良好心态。
但是在内心层面,刚入大学往往面临“迷茫”的感觉。所谓迷茫其实就是做一个对自己人生的选择,除非别无选择,否则选择总是很难的事情。理性地做出选择需要特定的条件,首先是对自我的认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知道自己要什么;其次是对社会的了解,也就是要知道社会中哪些东西就是你想要的那种。因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北大学生想要的东西往往是和社会的需要相关的,所以对社会认识的不断深化非常有助于明确我们的人生方向。
做出决策需要充足而可靠的信息,只有在此基础上分析判断,才能做出合理的决定。对于刚刚进入高等教育阶段的中国学生来讲,恐怕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多了解社会,正处在收集信息的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自然就会有方向。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从来就是有明确地方向的,或者因为某种情结,或者因为子承父业等等,这都是很偶然的,并不是普遍的规律,只是他们很幸运用一些其他的因素来代替这个“痛苦地”理性选择的过程。
关于学习和学生活动最重要的是保持平衡,同时,对待每一件事情都要有着绝对地认真和投入,不轻言放弃。
我的建议是不要把学工和学术对立,因为两者所锻炼的素质都是作为一个北大学生所必需的,不应偏失。当然总要有个轻重,不同的时期是不一样的,我觉得大一大二的时候尤其要补短,越是不擅长的地方越要多下功夫;大三大四,要发挥优势,毕竟最后的所谓“出路”是充满竞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