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关于组织开展北京大学第五期“学雷锋·做实事·进社区” 志愿服务主题实践活动暨劳动实践文化月活动的通知

法学院各支部、学生组织、学生社团

雷锋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坐标。2025年3月5日是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为切实发挥高校在服务基层、参与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为北大青年搭建更为广阔的志愿服务实践平台,在3月5日学雷锋日之际,校团委、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号召各单位团委和青年志愿者协会结合院系资源和专业特色,推进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的实践,广泛开展北京大学第五期“学雷锋·做实事·进社区”志愿服务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北大青年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志愿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具体要求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25年3月5日至2025年5月16日。

 

二、活动内容

本期北京大学“学雷锋·做实事·进社区”志愿服务主题实践活动围绕科技科普、卫生健康、老幼关爱、理论宣讲、技能培训和社区劳动六条主线展开。欢迎各支部、学组织、学生社团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创新开展丰富多样的志愿活动,助力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

(一)关爱如炬,温暖陪伴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传统美德。各支部、学组织、学生社团积极参与老年人及未成年人的关怀陪伴服务,多为其做好事、送温暖。与敬老院、街道(乡镇)、社区(村)积极开展志愿服务结对共建,学生可持续接力开展养老助老“金晖行动”志愿服务;结合法学学科特点,组织学生探访慰问离退休教师,通过聊天和手工制作等方式给予老人亲情陪伴;举办歌唱、书法、插花和朗诵等文娱活动,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为留守儿童、农民工家庭子女等困境群体提供课业辅导、亲情陪伴等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树立积极的人生观;通过生命安全守护行动,开展防性侵、防拐骗等教育,提升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理论引领,传承精神

理论宣讲是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有效途径,发挥着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的重要作用。各支部、学组织、学生社团可以充分动员北京大学优秀党建工作者、优秀党员、校园文化导览金牌讲解员、五星级志愿者等,深入社区开展全面且丰富的理论宣讲活动。围绕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党史国史等内容,举办专题讲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居民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为基层工作人员和党员团员干部提供基层治理专题培训,提升基层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引导他们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深刻领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指导基层治理实践;开展雷锋精神宣讲会,邀请长期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分享亲身经历与感悟,引导居民认识到每个人都能成为雷锋精神的践行者,鼓励大家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在社区中营造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良好氛围。

(三)培技强能,法护民生

结合基层群众的实际需求,开展实用技能培训、法律普及和法律援助活动。传授急救知识,通过专业指导让社区工作者和居民掌握心肺复苏、创伤包扎等急救技能,提升基层单位的应急处突能力;开设电子产品使用、办公软件应用、人工智能政务应用等课程,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居民提升职业技能和生活技能;举办法律知识讲座,讲解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民法典、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防止针对老年人和青少年的诈骗行为;为弱势群体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帮助居民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四)劳动赋能,共建家园

通过劳动实践,青年能够深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体验社会分工和社会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团队合作、互助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在活动期间尤其是劳动实践文化月期间,各支部、学组织、学生社团可以结合街道、社区的实际,赴社区开展学生劳动主题教育,体验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开展社区绿化活动,组织相关专业志愿者和居民一起规划社区绿化布局,或为植物浇水、修剪枝叶,打造绿色宜居社区;进行环保知识宣传,引导居民养成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等环保习惯;组织环保劳动,如清理社区河道、拾捡垃圾、擦拭宣传栏、摆放自行车等,提升社区环境质量,让居民在劳动中树立环保意识,共同营造整洁优美的社区环境。

 

三、工作要点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支部、学生组织、学生社团需切实重视本次“学雷锋、做实事、进社区”志愿服务主题实践活动,精心设计、周密筹划活动方案,深入基层一线、切实服务群众。本次“学雷锋、做实事、进社区”北京大学志愿服务主题教育实践专题活动将纳入基层团系统、北京大学优秀志愿服务单位、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等考核评优工作中。各支部、学生组织、学生社团需要及时报送新闻宣传和总结材料至学院团委。

(二)围绕节点,创新开展。各支部、学生组织、学生社团应将志愿服务、劳动实践与喜迎127周年校庆日、共度第106个五四青年节、学雷锋纪念日62周年、接力学校志愿服务32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紧密结合,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精心策划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志愿活动,鼓励与其他院系协同合作、资源共享。

(三)扩展范围,深入基层。鼓励各支部、学生组织、学生社团扩展志愿服务的范围,引领广大学生走进各区各地、走进农村乡野,推动思想教育、医疗健康等资源进一步下沉,助力基层人民群众提升生活质量、全面增强自身素质,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北大学生的青春力量。 

(四)做好立项,认定时长。志愿服务、劳动实践项目开始前,各支部学生组织、学生社团联系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志愿北京平台上进行立项,院团委将收集活动开展情况,并对志愿者予以志愿时长认定

(五)打造精品,形成示范。在活动过程中,请积极推荐优秀项目和突出事迹,及时将新闻稿、视频、图片等宣传素材报送至法学院团委邮箱youth@law.pku.edu.cn

(六)总结经验,深化成果。请各支部、学组织、学社团将活动的总结材料填入北京大学第五期“学雷锋·做实事·进社区”志愿服务主题实践活动总结反馈表”(附件,并于2025年5月19日(周)24:00前,连同精选照片、视频打包发至邮箱youth@law.pku.edu.cn,文件名为“志愿服务主题实践总结材料-XX支部/学组织/学生社团

 

四、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人:史诗 刘乙娴

联系地址:凯原楼201办公室

联系方式:62755375

工作邮箱:youth@law.pku.edu.cn

 

附件:北京大学第五期“学雷锋·做实事·进社区”志愿服务主题实践活动总结反馈表

 

 

 

共青团北京大学法学院委员会

2025年3月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