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思政实践课 | 法学院赴河北省张北县开展“脱贫攻坚”主题思政实践课程
时间:2020-08-27 来源:作者:
8月17日至21日,北京大学法学院师生赴河北省张北县开展“脱贫攻坚”主题思政实践课程,通过实地参观、走访交流、每日评议等方式,深入调研张北县精准扶贫、特色产业、城乡规划、遗址保护等方面的发展历程与丰硕成果。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路宽,法学院就业指导办公室副主任张东晓担任授课教师,法学院博士生卢森通担任助教,6名法学院2019级本科生参与本次思政实践课程。
脱贫攻坚重方法,精准扶贫有力量
17日下午,实践团到达张北县,首先前往白庙滩乡盘常营村进行考察学习。盘常营村是张北县深度扶贫成效最显著的村子之一。在盘常营村,实践团师生走访参观了“建档立卡档案室”、“致富小铺”、“党员扶贫示范采摘园”、“众扶空间”,对党和国家十八大以来的扶贫政策与成就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张北县政府县长助理许小羽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思想和扶贫工作脉络。在盘常营村扶贫档案室,实践团成员见识到扶贫“对象精准,一户一档” 的准确实践——利用不同颜色区分脱贫年度并实现信息网络化。更为同学们所触动的是,当地扶贫干部把各贫苦户的信息熟记于心——这种扶贫干部和当地村民之间良性的互动关系,或许从更深刻的意义上解释着盘常营村所发生的奇迹般的蜕变。
18日下午,实践团一行前往小二台乡德胜村进行调研。这里曾经是习近平总书记慰问困难群众的地方,在各级领导干部、党建工作与典型个人的群策群力之下,脱贫小康的梦想变为现实,彼时的坝上贫困乡村现已变为坐拥特色产业的宜居宜业村落。实践团在参观德胜村展览馆时,深刻感受到当地人民凝心聚力的脱贫精神。之后,实践团先后参观了德胜村开发的文旅民宿、农业科技示范观光园以及村中新民居建设。看到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焕然一新的村庄面貌,同学们纷纷表示感到由衷的喜悦,也从心底里赞叹德胜村脱贫攻坚工作的成效。离开德胜村,实践团一行前往太子湖实地考察当地水资源涵养与保护工作,切实感悟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含义。
坚持群众路线,到群众中去。实践团在张北镇瓦窑湾村实地走访当地贫困户家庭,走进村民家中,送上米面物资,和村民们进行亲切交谈。从小土房到大瓦房,在党中央的领导和村委的积极作为下,乡村扶贫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得到了充分的提升,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极强的领导能力和为人民服务的无私精神。
一番走访调研后,实践团的成员对新农村现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脱贫攻坚战”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评议会上,路宽老师从学术层面上提示大家思考政府权威和乡村治理的关系,张东晓老师引导大家思考脱贫攻坚中基层党组织的关键地位。脱贫非一人之力,非一时之功。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基层干部的付出,需要优势地区的帮扶,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考察团成员纷纷表示从这次实地体验中真切感受到国家脱贫攻坚工作的实际成果,收获颇多。
城市规划谋大局,特色产业有希望
实践团成员在张北县城市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细致引导下,通过动态沙盘、效果影片等生动的呈现方式,深入了解张北县的历史文化、发展定位以及未来规划,充分领略到张北县日新月异的发展。
公会镇是张北县产业扶贫的示范代表。公会镇书记向同学们细致讲解了公会镇如何利用区位条件进行产业布局,确立发展方向,并与实践团师生对扶贫中政府市场作用平衡和扶贫内生动力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予实践团师生以深刻启迪。在公会镇农业产业负责人带领下,师生近距离接触西红柿和西瓜等农业种植基地,领略技术与企业帮扶对脱贫攻坚的促进作用和脱贫攻坚事业下农村地区的新风貌。
草原天路与中都草原是张北县旅游业的两大名片。旅游业是张北县的支柱产业之一。草原天路上山峦起伏,牛羊自在而栖,风车悠然而转,实践团一行人纵览祖国大好河山之壮美,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绚烂画卷徐徐展现在实践团师生眼前。在中都草原,实践团师生饱览“天苍苍,野茫茫”的坝上风光,不仅领略了自然之美,也看到了张北县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在保护环境、规范商业管理等方面所作的努力。
历史文化悠且长,军事要塞重国防
为了深入了解张北县的发展历程与文化底蕴,实践团一行赴元中都博物馆参观。在这里,同学们聆听元中都的传奇故事,观赏中都城遗迹与文物,对张北县历史渊源和文化积淀的认识又加深了不少。
随后,实践团抵达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中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漫步于皇城遗址之中,走御道、攀城墙,实践团一行人聆听英雄的传奇故事,一窥昔日盛世风貌,元中都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草原明珠张北县更添风致,也使实践团师生对这座城市的认知愈加立体。
20日上午,实践团前往野狐岭军事要塞参观考察。野狐岭要塞是中国北线的第一堡垒,在张北县几千年的战争史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走入“802演习纪念馆”,通过观看生动的沙盘演示和“假如明天发生战争”主题展览,实践团仿佛亲临1981年大阅兵现场,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极强的民族韧劲。矗立的碉堡、神秘的地道、先辈的石雕、整洁的营房,让实践团成员对军事国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一层的沉浸式体验。
主题团课引深思,青年团歌声悠扬
20日晚上八点半,实践团举行主题团日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路宽老师为同学们讲授脱贫攻坚主题团课,他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政策的演进出发,讲述我国从“农业养育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历程,表示脱贫攻坚“任重而道远”,农业发展、乡村扶贫“道阻且长”,需要新一代青年人不断探索,逐步解决问题,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学们在课后展开深入探讨,气氛热烈,主题团日活动在《光荣啊中国共青团》的嘹亮歌声中落下帷幕。本次思政实践课程至此圆满结束。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广大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从北京到张北,从城市到乡村,一路走来,实践团成员领略了祖国秀丽江山之美,看到了乡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体会到了基层干部的艰辛不易。在本次思政实践课程中,同学们对国家扶贫政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更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领导能力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定决心,纷纷表示将认真撰写调研报告、总结实践成果,学习并发扬脱贫攻坚精神,脚踏实地、行稳致远,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