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问杯”北京大学法学院第六届模拟法庭大赛第一次培训顺利举行

  4月3日晚7:30,“海问杯”北京大学法学院第六届模拟法庭大赛第一次培训在二教515室顺利举行。培训由法学院模拟法庭训练营主办,以 “模拟法庭比赛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为主题,由第十一届“理律杯”全国模拟法庭竞赛北京大学代表队教练法学院2010级本科生孙天驰和第十一届“理律杯”全国模拟法庭竞赛“优秀辩手”获得者法学院2011级本科生金雪儿担任主讲人。全体“海问杯”北京大学法学院第六届模拟法庭大赛参赛选手参加培训。
  首先,金雪儿以“奇妙旅程的开启”入题,用生动的语言对自己的理律杯经历做了简短的交代,并对模拟法庭比赛做了精准的定位,使学员们对模拟法庭比赛有更清晰的认识。她的培训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关于“模拟法庭是什么”,她从情节完整、逻辑严密、证据充分、情理圆融四个方面指导学员们如何恰当适用法律、说服法官,她指出,模拟法庭比赛相对于辩论赛更加注重思维的连贯与赛前的模拟;关于“模拟法庭怎么打”,她结合此次模拟法庭大赛的赛制,从书状的书写、口头的陈述、盘问与总结两大方面指出了学员们应注意的事项和技巧;从“模拟法庭带走什么,留下什么”的角度,她则以亲身经历与参赛前后的体悟鼓励学员们:参与模拟法庭比赛的整个过程将驱赶“焦虑”,为带来更多的信心、智慧与勇气。
  随后,孙天驰结合本次比赛赛题,在比赛策略技巧与思维逻辑上向学员们进行了详细与精心的指导。他从对合同的理解出发,提醒学员们要重点研读合同内容,并着重强调和分析了合同的“条件”与“权力”模块,引导学员们进行逻辑思考;他向学员们介绍了抗辩策略、对事实与法律关系的处理、辩护思维的形成三部分内容;他还将赛前准备与庭上辩论的注意事项告知学员们,对学员们参赛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最后,学员就自己的疑问提问,两位主讲人耐心细致地进行了回答。培训后,选手均表示获益匪浅。培训取得圆满成功。
  模拟法庭比赛是法学院团委“青年法律人第二课堂成才计划”中的“法律人职业素质训练”部分学术实践项目重点活动之一,旨在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学术进步、推动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此次“海问杯”模拟法庭大赛由法学院模拟法庭训练营主办,由已经参加过校外大型模拟法庭比赛的高年级学生和法学院老师、助教担任评委,面向全院学生,以淘汰赛制选拔优胜者并予以奖励。此次培训是赛前的一次重要的指导性培训,使选手们对比赛的环节和技巧都有了更完整和深入的认识,有助于他们在比赛中的更好的发挥。

                 (模拟法庭训练营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