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杯”北京大学法学院第四届模拟法庭大赛决赛成功举行

  5月20日晚,“京都杯”北京大学法学院第四届模拟法庭大赛决赛在凯原楼维宪模拟法庭成功举行。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民事诉讼法领域专家傅郁林,京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九川律师、朱勇辉律师,法学院团委书记路姜男、副书记王杨出席了比赛。
  团委书记路姜男老师首先致辞,他对京都律师事务所对此次比赛的支持与关注表达了感谢。他鼓励同学们要多参与法律实践类活动,在活动中提高法律修养和实务经验,并祝愿今天的比赛成功。随后,京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九川律师致辞,对赛事筹备水平的提高与进步以及比赛选手所表现出来的专业水准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对与北京大学法学院的合作表示满意。
  此次决赛由2011级本科生杨晓夫、赵育才担任原告方,2011级法律硕士周嫣、周凡担任被告方,由傅郁林教授担任审判长,王九川、朱永辉律师担任审判员,并由三位担任评委。在比赛开始前傅郁林教授对比赛流程做了简要介绍并对比赛中选手的须注意的环节进行提醒。
  随后比赛正式开始,陈述环节双方扎实严谨、语言得体缜密,质证环节和辩论环节你来我往,针锋相对,法庭辩论环节中,选手们在场上沉稳冷静、仪态大方,他们扎实的法律功底,巧妙的辩论技巧更得到评委们的赞赏。两方队员通过对比赛案件事实问题及法理问题的充分把握,展示了一场高水平的模拟法庭比赛,得到了现场嘉宾的好评。
  经过现场评委合议,比赛产生了最终结果:比赛获胜方为被告方,最佳书状由原告方获得,最佳代理人为杨晓夫。评委们依次对比赛进行了点评,并对现场的选手进行了指导。
  最后,与会嘉宾为从初赛以来的各个单项奖以及一二三等奖队伍颁发了奖状和奖杯。“京都杯”北京大学法学院第四届模拟法庭大赛就此顺利落下帷幕。
  “京都杯”北京大学法学院模拟法庭大赛是法学院团委“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中“法律学生实践能力建设”重点实施项目之一,从2009年以来已经成功举办四届,旨在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学术进步、推动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大赛持续一个半月,涉及法学院本、硕四个年级学生。本次模拟法庭大赛的顺利开展,为法学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使参与者在学校课堂与课本学习之外,能够在一个模拟的实践场收获法律实务的经验,夯实法律知识基础,提高法律实践技能,促进法律人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是法学院团委在“青年法律人第二课堂成才计划”活动中做出的可贵探索,必将对法学院优秀法律人才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模拟法庭训练营